财新传媒
2008年05月18日 09:17

Beijing Briefs

Who Said You Have to Love Me I once wrote that among all major Chinese cities, the most livable for people like me is Taipei. But Taipei, where I lived for six years and had learned to love, is a place where the world forgets. Even Hong Kong, where I grew up, has been sidelined since it was reclaimed by China in 1997. Now all eyes are on China.

A casual visitor to Beijing can easily detect a sens...

阅读全文>>
2008年05月18日 09:15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nd More China Politics Key Words

INDEPENDENT INNOVATIon -- For the cynical "INTEREST GROUP" theorists, the above key words currently in favor in China, like the earlier "market econom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re all ephemism, pretty words to cover up the real intention: to justify any decisions that depart from following the footsteps of the West, strict efficiency considerations, international professional standard proce...

阅读全文>>
2008年05月18日 09:14

Interest Group Politics in China

2006-4-7 The latest buzz on Chinese politics is "interest group", even "powerful interst group". The press and some politicians are using these words more frequently. The existence of powerful interest groups in China is finally acknowledged, meaning conflicting interests are not fully co-opted by "democratic centralism" as claimed by a corporatist state.

So far the term is derogative, something ...

阅读全文>>
2008年04月07日 12:43

被书掟中头部的一天﹝小说﹞

今天,时间不确定,书砸在我头上了。根据会章规定,被书掟中头部,要立即汇报、备案、存档,并赴指定的地点急救。章程上欧体语法、国粤语兼用的明文是「被书掟中」,似在指涉书的背后另有主体,譬如说另有一个掟书的人,可是这回却是书砸在我头上,书本身是主体,定义上能否构得上我「被掟」,说不准,文法向来不是我的强项。或许是因为我的某些无意动作触发了、甚至是因为长久以来我的惯性造作终于连锁累积蝴蝶效应量变质变诸如此...

阅读全文>>
2008年01月24日 14:33

2007年一些中国大陆出版的书

以色列作家阿摩司·奥兹的自传《爱与黑暗的故事》﹝译林出版社 2007﹞,非常好看,是作家写自传的新标竿,属诺贝尔文学奖等级,我大力推荐给爱好外国文学的读者。中文版虽然厚达500多页,但绝对值得花时间把它读完。  我还看了奥兹早年的成名小说《我的米海尔》﹝译林出版社,07年第二版﹞,两书都是译者钟志清根据希伯莱文的原文,辅以英文译本作出中文翻译,颇见功力 -- 现在大陆一般的翻释书,水平太不稳定了,让人不敢乱买翻译...

阅读全文>>
2007年11月23日 09:27

遗珠

报纸:在1979年,香港有报刊412种,包括4家英文报,112家中文报,每日销量在10万份以上的有4家,平均每千人每天看310份报纸,阅读量仅低于日本。当时,左派有大公文汇新晚商报等报,右派即国民党有香港时报,一些中间偏右的报纸如星岛、华侨、工商,版头皆仍挂着中华民国年号。标榜中立的是59年创办的明报,初以连载《神雕侠侣》站稳阵脚,62年大跃进后期与大公报等左报打笔战,以社论吸引到水平较高的读者,在文革期间跃升为大陆与...

阅读全文>>
2007年11月19日 14:19

穿衣记

2006年底在《号外》30周年酒会上,踫到早期杂志的封面名模余嘉文,问了她一些关于当年香港模特儿的事,没想到隔天她传来电邮,内容丰富,全文引用如下:

「正当这个年代的超模人人身兼数职,既上天桥又拍电影,做电视台节目主持,剪彩,代言品牌更出书做才女,样样皆精,广为大众认识之际,我不禁回想起七十年代,模特儿行业实在非常专注,是一个充满神秘感的行业,要受录用和认同,实非朝夕之事,而知名度亦仅限行内范围。

当年...

阅读全文>>
2007年11月18日 12:08

时装纪元

在70年代中,香港中环写字楼区的午膳时间,最拥挤的地方不是餐馆,而是两家时装店:天龙、Suzuya。它们的共同点是日本时装,但不是当季大名牌,而是上季尾货及中价货,正适合广大女白领的经济条件。天龙的老板徐龙对《号外》说:「日本人消化了法国人,亚洲人尺码较小,完全靠法国样子,结果是衣裳看得见,人看不见了」。

香港最早的设计师专卖场是Hanae Mori森英惠的店,位于海运大厦与香港酒店的交接点。她是日本设计师中最早在...

阅读全文>>
2007年10月11日 14:03

白开水可以,白面包不可以

在我读到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中文版与谷崎润一郎的《阴影礼赞》英文版这两本经典著作的同期,幸运的在1979年底邀到尼高与洛珊替《号外》写世界城市富裕族群的「口味」,不是介绍餐馆,而是拿日常食品、饮料来做文章。上述的书和文章皆曾快速的提升了我对「生活风格」的敏锐度,让我添了一份鉴赏家的姿态,体会到后来学院派所说的「日常生活的美学化」。  尼高与洛珊第一篇文章谈面包,劝大家不要吃白糖及漂白面粉做的白面包,建...

阅读全文>>
2007年10月06日 13:32

兰桂坊前传及其它

穿越香港中环黄金地段的皇后大道,其中一个T字路口,朝山斜坡那端是一条窄街叫德己立街,原名德忌笠街,沿街上行,皆是小商厦,街廓很短,几步路走到士丹利街,再向山窜几步就到威灵顿街。在70年代末以前,再往上走,就没什么市面了,右边小巷一条叫和安里、一条叫荣华里,左边有一条L型巷子叫兰桂坊,也叫媒人巷。兰桂坊巷子两端都接上德己立街,地面有零落的街坊小铺,路边有几家悦人的花档 -- 现在还保留了三、两家花档。   197...

阅读全文>>
2007年10月03日 17:21

巴西咖啡与海运大厦

1966年新的海运大厦落成,是当时香港最大的商场,象征着时尚、洋气的新时代,内有112家商店,1200个停车位,另有中西餐馆酒吧,包括在商场中庭,仿法式路边咖啡座模样的Maxim美心餐厅。

在另一个角落,有一个卖饮料的空间,叫巴西咖啡﹝Café do Brazil﹞,顾名思义,卖的主要是咖啡,称它为空间,因为它是在那个没有星巴克年代的一个类似今天星巴克的场域,所谓家庭与职场以外的「第三空间」。在60年代中,白天谁有闲去泡咖啡馆?...

阅读全文>>
2007年09月19日 13:18

外星人来了

《号外》第一期,我写了一篇内幕报导,指名道姓说香港一家医院因输血出错害死了一位产妇,杂志发行翌日,香港的报章都在头版跟进这段新闻,但没有一张报纸承认是《号外》第一个披露的。  创刊后没多久,我们心仪的陆离在报上说《号外》是一群天外怪客办出来的外星杂志,邓小宇和我一致认为这是绝大的恭维,我们一定是做对了什么。

当时邓小宇和我跟文化界不搭架,心里只期待某几个先进能认可我们,说白了就是《中国学生周报》的几...

阅读全文>>
2007年09月18日 11:40

一张小报的诞生

1976年,我办了《号外》杂志。

当时我对香港的期刊经营一无所知,如果事前做点市场调研,或咨询一下行内人,可能就会打消做杂志的念头。

当时美国的大城市有些另类周报,带着抗衡文化遗风,如波士顿的The Boston Phoenix,The Real Paper、及纽约出名的《村声》,一边论世界大事,爆市政丑闻,一边谈文学、电影、音乐和城市生活,姿态上左倾、酷、没大没小。我心想,那不就是以前《中国学生周报》的大学毕业生版,加上《70年代双...

阅读全文>>
2007年09月16日 10:32

不想记与不想知

评论家胡恩威最近在《号外》写,香港的文艺发展是「烟花式」的,曾经在香港出现过、存在过的文化艺术作品、人物、事件,都好像没有出现过。

不想记之外还有不想知,失忆症加麻木症,根本没兴趣知道香港曾经拥有什么,更遑论将文化传承编入集体记忆。

郑树森在《中国小说七十年》一文里提到49年以后香港文学的几件事:

一、1956年创办的《文艺新潮》月刊,「在译介现代世界文学﹝尤其是现代主义﹞方面,就遥遥领先」。

二、63年...

阅读全文>>
2007年09月13日 10:03

布莱希特之城

2005年,品特拿诺贝尔文学奖,北京熟品特的人较少,媒体朋友问谁能写品特的介绍,我心想:70年代初香港大学英文系的那些高材生,大概都能写,起码能写品特的戏剧作品。

我一向习惯浪漫化70年代初念英国文学的港大同学,总觉得他们是亚诺德、利维斯伟大传统的远东幸存者,头上有光环,在南中国荒岛念着乔叟、莎士比亚、艾略特,在殖民地边城侃着毛姆、康拉德、格连,在陆佑堂阴暗角落细味着劳伦斯的情欲,连欧风美雨都不屑一顾,不...

阅读全文>>
2007年08月17日 09:50

他们都聚在香港了

当《号外》在1977年5月刊登荣念曾写的Meredith Monk,其后写的Robert Wilson及荣自己创作的概念漫画的时候,我对后设艺术、非叙事舞台表演都不甚了了。荣念曾首先吸引我的是他那身宽衣阔裤打扮和通达但慑人的神情,让我想象他是位纽约派文化人,跟我在波士顿见到的学院知识人不一样,于是,特别想跟他套点交情,遂应他邀请,硬着头皮,替他79年10月在艺术中心办的漫画个展写了个场刊的序,并参加了开幕那天在展场的《破纪录》演出 ...

阅读全文>>
2007年08月17日 09:48

看,我也会画毛笔画

我该怎样去写,才不会给大陆美术界的朋友臭骂呢?因为,事实是有点难以置信的:上世纪60年代香港一群初中生,在美术课绘的水墨画,理念上和技法上大致已经预示了90年代以还的大陆当代新水墨画。  那个时候香港的小学生都练习过写毛笔字,只差没人告诉他们,这个功底是可以用来做水墨涂鸦的。香港中小学的美术老师竟也没有想到,向有毛笔基本功的学生教授中国水墨画可以事半功倍。

66年我在耶苏会的九龙华仁书院念初中二,美术课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