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报纸:在1979年,香港有报刊412种,包括4家英文报,112家中文报,每日销量在10万份以上的有4家,平均每千人每天看310份报纸,阅读量仅低于日本。当时,左派有大公文汇新晚商报等报,右派即国民党有香港时报,一些中间偏右的报纸如星岛、华侨、工商,版头皆仍挂着中华民国年号。标榜中立的是59年创办的明报,初以连载《神雕侠侣》站稳阵脚,62年大跃进后期与大公报等左报打笔战,以社论吸引到水平较高的读者,在文革期间跃升为大陆与台湾以外华文知识分子第一报。精英报后起之秀是73年创报的信报财经新闻,大众报销路最大的是东方日报和成报,英文报的大赢家是南华早报。当时还有每天出版的娱乐新闻报、连环图报、马经报和情色报。 副刊:副刊有固定专栏作家,日复一日发表短小文章,是香港中文报纸特色,内地、台湾、英美都没有对等现象,49年后南来文人奠定这种惊人的文类形式。据副刊研究者黄子程转述作家董千里﹝项庄﹞的说法,港式副刊杂文是隔代继承了鲁迅风,「四十余年来,杂文以一柱擎天的姿态支撑着香港文学这块招牌,至今犹然,可谓异数」。我不觉得副刊杂文在香港文学中一柱擎天,不过的确在香港要以写作为生,不管是评论家、小说家、诗人、散文家、剧作家都得写点专栏。70年代作家能挤进明报副刊,代表着身份受肯定,三苏、哈公、简而清、亦舒、林燕妮、李碧华、王亭之、项庄、丁望、胡菊人等人的专栏都是我每天看的,至今佩服他们在多产之余保证质感。数专栏,你会发觉香港盛产作家。女专栏作家统称才女。

周刊:70年代是《明报周刊》的年代,香港人每星期日一家人上茶楼饮茶,都会带上一本,以作谈资,明星都很配合,谁要离婚、谁跟谁好,都自动在《明周》报料,狗仔很友善,主编雷坡在明星社交照片下的按语,抵死幽默。当时还有《新知》等多份大开本周刊,各有卖点,但动摇不了《明周》霸主地位。女性杂志方面,外国品牌尚未杀进来,一纸风行的是本土特产《姊妹画报》双周刊,70年10月创刊,口号「姊妹与你,亲如姊妹」,如果搜当年年轻女士们的手袋,除口红和零钱外,说不定还可以找到《姊妹》。

电台:说到70年代的电台,不能不提俞琤,她是当时锋头最劲的商业电台早晨节目主持人。我个人很感谢她,因为在《号外》草创期,每期出版后她都在电台节目中号召听众去买杂志,给我们免费宣传。我小时候,有香港电台、丽的呼声和59年开播的商业电台,可听到李我的「空中小说」、67年社会骚动期间商台林彬的匕首式短评,还有粤曲、国语时代曲及欧西流行曲。音乐节目名主持包括黄志恒、许绮莲、詹小萍、陈韵文、郭利民、陈任、朱培庆、吴锡辉等,其后好手太多,未能尽录,老友记们见谅。70、80年代商业电台和香港电台的主持多是年轻人,对新生事物的反应比报纸和电视更快,《号外》也在电台开过节目,其后岑建勋更以潮州怒汉雷劲的形象在电台开讲而家传户晓。

收藏:荷李活道古玩一条街,从来成行成市,中外驰名。收藏界的一群显赫人马在60年成立敏求精舍,典出《论语》:「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求之者也」。敏求至今在全球中国书画文物收藏界仍举足轻重。大藏家胡仁牧是首八届主席,他的收藏始于49年前的上海。另一上海大藏家是仇焱之,来港后49年以1000港元捡漏买了明成化斗彩鸡缸杯,80年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拍出529万港元,99年再拍卖时拍得2917万港元。另有隐于市的大藏家,例如住在我小时候家楼上的高伯伯,原来是收藏张大千作品至丰的高岭梅,画都收在床下铁箱内。苏富比与佳士得都于70年代在香港设公司,香港的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紧贴纽约伦敦。

国粹:古琴是中国的雅乐器,当代古琴弹奏宗师级琴家,梅庵派的吴宗汉王忆慈夫妇及泛川派的蔡德允,都曾在香港。后来吴宗汉移民台湾及落杉矶,蔡德允则一直在港授徒,桃李满门。香港电台在60年代由卢家炽成立粤乐队及中国音乐团。77年政府成立香港中乐团,名家包括第一任音乐总监吴大江,二胡黄安源、汤良德,琵琶林风,笛黄权等。京剧方面,民间有粉菊花的春秋戏剧学院、于占元的中国戏剧学院、唐迪的东方戏剧学院、马承志的中华戏剧学院等。国画方面,中文大学美术系故然一度名家云集,岭南派主力也转移到香港,杨善深、赵少昂等名字文化界人人皆知,另有在四川时期与张大千、陆俨少同游的彭袭明,低调的居港,作画不绝,教学严谨。当时沈苇窗办的《大人》、《大成》杂志,除替张大千摇旗吶喊外,也是南来艺文戏曲界怀旧及交流的平台。国学包括史学的大家在香港者有太平洋战争前的陈寅恪、许地山,到战后的罗香林、饶宗颐、钱穆、牟润荪等。治基督教和中西思想有谢扶雅、治中国哲学史有劳思光。当代新儒家的哲学家,唐君毅一直在新亚书院,牟宗三61年来港,由香港大学再转新亚,徐复观则是70年到新亚。            

大学:殖民地本来只有一所政府资助的大学,即香港大学,此外1937年成立香港官立高级工业学院,39年成立罗富国师范学院。49年后,私立大专院校相继涌现。就读私立大专的学生在57年有2000多人,是香港大学人数的三倍。49年钱穆、谢幼伟、崔书琴、唐君毅、张丕亚等成立亚洲文商学院,翌年在商人王岳峰资助下,在九龙桂林街创办新亚书院。51年,从内地南下的基督教大学人士合力办了颇具规模的崇基书院。56年,平正、华侨、广侨、文化及光夏五所私立书院合并成联合书院。在崇基的凌道扬、新亚的钱穆、联合的蒋法贤三位校长的多年努力下,三书院于63年合并成为第二家政府资助的大学,即香港中文大学。此外由49年至70年代初先后建校的还有珠海、浸会、香江、广大、华商、远东、岭南、能仁、树仁等大专级书院。政府则分别在51年、60年和74年成立葛量洪师范学院、柏立基师范学院和香港工商师范学院。香港工业学院也在72年改名为香港理工学院。这些高等学府的学生与毕业生是打造70年代本土文化的第一梯队。

海归:留学是历代许多华人学子的梦想。香港50、60年代出国的留学生,很多选择待在彼邦,70年代开始,回流的渐多,可说海归满目皆是,倡欧风美雨,有助推动香港在80年代初变身为世界城市。当年英美同学会的餐舞会甚至成了年度城中社交盛事。《号外》的几个创办人,邓小宇、胡君毅、丘世文、岑建勋、刘天兰和我,都在英美欧陆稍待过,虽则港音未改,多少也沾了点海归脾性,此脾性把握不好则易讨人嫌,有本地文人曾说我们站在城楼骂汉人,若真如此,闻过则改,海归切记切记。

洋人:外籍人士对本土文化的贡献至大,是香港的一大特色。在本书谈到49年后的各种细艺中,广告、电台、电视都是由洋人参与奠定基础的。艺术、设计、话剧、古典音乐在70年代以前,洋人都很活跃。电影文化没有洋人创办的第一影室将大为失色。兰桂坊没有洋人不会有今天。流行音乐不论是歌手、乐队、乐手或编曲作曲家都有很多洋人,D’Topnotes、Danny Diaz、Romeo Diaz、Anders Nelson、杜莉萨、鲍比达等等皆对本土音乐文化有贡献。70年代及以前,很多出色的新闻工作者是洋人,由《远东经济评论》的Derek Davies到《南华早报》的Kevin Sinclair和Michael Chugani。著名英国诗人Edmund Blunden曾任教香港大学英文系达11年。Austin Coates写的香港电灯公司及黄埔企业史皆非擦鞋之作。Richard Hughes的书名《香港:借来的地方、借来的时间》大概是97前被引用最多的套句之一。

发烧友:香港有一路的摄影发烧友,大多是业余人士,器材讲究,技巧一流,代代相传,他们的沙龙摄影作品,在世界各地比赛中拿奖拿到手软,完全自外于现代艺行潮流而自得自乐。本地的音响发烧友对器材的掌握与投入也是举世知名的。70年代仍有京剧票友,自掏腰包组团承包大会堂剧院演出。粤曲发烧友更不用说,因为专业戏班、偶像及大佬倌皆在,仍是活生生的传统。纵横多年的涂鸦发烧友,九龙皇帝曾灶财则现已成为本土艺术标像。

话题:



0

推荐

陈冠中

陈冠中

77篇文章 7年前更新

香港作家。生于上海,长于香港,曾在台湾居住,现居北京。先后就读于香港大学与美国波士顿大学。绿色力量、绿田园有机农场、香港电影导演会等发起人,现任绿色和平国际懂事。1976年创办生活潮流月刊《号外》。曾在90年代中期任《读书》海外出版人。著有小说“香港三部曲”(《太阳膏的梦》、《什么都没有发生》、《金都茶餐厅》)《盛世》、《裸命》,评论集《城市九章》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