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在我读到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中文版与谷崎润一郎的《阴影礼赞》英文版这两本经典著作的同期,幸运的在1979年底邀到尼高与洛珊替《号外》写世界城市富裕族群的「口味」,不是介绍餐馆,而是拿日常食品、饮料来做文章。上述的书和文章皆曾快速的提升了我对「生活风格」的敏锐度,让我添了一份鉴赏家的姿态,体会到后来学院派所说的「日常生活的美学化」。  尼高与洛珊第一篇文章谈面包,劝大家不要吃白糖及漂白面粉做的白面包,建议大家改吃全麦、杂粮之类面包。文章说:white bread is out﹗

跟着来的文章更神奇。他们比较了好几个城市,看哪里水龙头出来的自来水最好喝。香港的自来水是要煮开后才能喝的,不过有一些城市,喝水只消打开水龙头就可以了。尼高与洛珊鼓励大家多喝白水,不过他们文章的重点不在哪个城市的水干净,而是谁味道好。我大惑不解的是:自来水还有味道好不好之分?当然有,后来我阅历多了才体验到。

写完自来水,不得不介绍矿泉水。那时候香港没几个人喝矿泉水或瓶装水,只喝瓶装甜饮料。尼高与洛珊也说:毕竟,对许多人来说,矿泉水还不是跟普通水一样,既然一样,为什么要特别花钱买来喝?因为其实是不一样,内含不一样,味道不一样,而且照他们说,连喝的哲学都不一样。当时他俩还要一个牌子一个牌子的介绍Perrier、Evian,崂山等,可见香港人对矿泉水的认受才刚开始。我记得自己78年在巴黎喝带汽的矿泉水,还奇怪法国人怎么爱喝这玩意而不去喝开水或可乐。

那篇文章有一句话我一直记得: Evian是煮咖啡最好的水。我至今不确定是否如此。

这样一期一题,写到咖啡、红茶、蛋糕、甜点、果酱、饼干、鸡蛋、冰琪淋、色拉、芝士、面条、牛肉等等,尽是对微物的礼赞,像一个世纪前王尔德说一只门柄跟一副油画有同样价值。

80年代是香港的镀金年代,也是拔兰地全盛期,吃中菜牛饮干邑佐膳,VSOP是主流,不过蓝带、XO、及路易13已登场,这情况下尼高与洛珊惟有在文章里劝大家应把拔兰地当作饭后酒慢慢品尝。

他们在81年写到葡萄酒,是《号外》在这方面最早的文章,但那时候他们竟要从最基本的葡萄种类和产区谈起,由此可见,当时香港虽有酒评家如明报的陈非在介绍名酒,但对新富裕阶层来说,葡萄酒论述尚在初级阶段。试想想,Robert Parker的第一本书《波尔多》也要到85年才出版。

我念大学时期在意大利餐馆喝过平价Chianti,在波士顿时候跟同学买过塑料瓶家庭装特大号的Gallo低档加州红酒,没留下什么好印象,但是80年代的波尔多启发了我。

这些趣味说起来颇雅皮。事实上自从83年底美国出了雅皮一说,有些广告界朋友就把《号外》定性为雅皮杂志,我不抱怨,也不会否认,因为他们下了很多广告单。不过,像尼高与洛珊「白开水好、白面包不好」的态度,坦白说更符合美国保守派评论家戴维·布鲁克斯略带反讽的2000年新词「布波」:布尔乔亚的波希米亚人。据布鲁克斯说,布波的消费守则包括在小事上力求完美及愿意多花钱在原本可以是很廉价的事物。

89年,《号外》主编周肃盘写了篇长文,试图重新界定杂志性质,说《号外》的读者不算是典型的雅皮,而是香港波希米亚人的变种,他神来之笔称之为yu-bohemian,即雅皮波希米亚人。他这篇文章比布鲁克斯写布波,足足早了10年。

话题:



0

推荐

陈冠中

陈冠中

77篇文章 7年前更新

香港作家。生于上海,长于香港,曾在台湾居住,现居北京。先后就读于香港大学与美国波士顿大学。绿色力量、绿田园有机农场、香港电影导演会等发起人,现任绿色和平国际懂事。1976年创办生活潮流月刊《号外》。曾在90年代中期任《读书》海外出版人。著有小说“香港三部曲”(《太阳膏的梦》、《什么都没有发生》、《金都茶餐厅》)《盛世》、《裸命》,评论集《城市九章》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