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评论家胡恩威最近在《号外》写,香港的文艺发展是「烟花式」的,曾经在香港出现过、存在过的文化艺术作品、人物、事件,都好像没有出现过。

不想记之外还有不想知,失忆症加麻木症,根本没兴趣知道香港曾经拥有什么,更遑论将文化传承编入集体记忆。

郑树森在《中国小说七十年》一文里提到49年以后香港文学的几件事:

一、1956年创办的《文艺新潮》月刊,「在译介现代世界文学﹝尤其是现代主义﹞方面,就遥遥领先」。

二、63年出版刘以鬯的小说《酒徒》,「应是第一部真正实验意识流的中国小说」。

三、西西的小说,探索了当代小说的各种类型题材,而也斯在70年代的魔幻现实主义写作,「在尝试的时间及运用的娴熟,都远比大陆和台湾为先」。

官方话语也常说香港得风气之先,风气主要是指西洋风气,今天的新国粹派民族主义者会喷一句:泱泱文明大国,干嘛要去沾洋人的风气。

19世纪中,有一个叫王韬的清廷通缉犯,逃到香港,住了二十三年,以现在住7年就有居留权的标准,他早该算是香港人了。他1874年在香港创办了中文《循环日报》,是中国第一家由国人独立经办成功的日报 -- 之前香港有洋人启动的中文报刊《香港船头货价纸》﹝后易名《香港中外新报》,由伍廷芳主其事,中国第一批留美学生黄胜编辑,为第一份铅字排印的中文报﹞、《中外新闻七日报》﹝后改成《华字日报》﹞,及期刊《遐迩贯珍》等。王韬在港期间发表了许多超前见解,论世界大势和中国自强之道,李鸿章之后,他是民间第一个提出变法的,香港学者罗香林甚至认为没有王韬在前,就未必有后来的康有为梁启超变法维新运动。

正如香港民政局长何志平说,香港是亚洲最古老的现代城市。香港进入西方现代是在日本之前。据李培德在他编的《日本文化在香港》一书里写,香港在日本现代化早期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例如,1853年日本知识界编印《遐迩贯珍抄本》,就是专门为了翻译香港中文报刊上的信息,59年还改成《官版香港新闻》,广为流传。美国培里的舰队叩日本锁国之门时,翻译全靠随队的香港文人罗森﹝字向乔﹞,以写中文字与日本人沟通,后来日本天皇还聘他为顾问;罗向乔的《日本日记》,是中国人写的第一本近代日本见闻录,后被翻成英文,收入《培里舰队日本远征记》。明治维新前,日本外交使节七访欧美,都取道香港。日本要铸新银元,工程师经理设备厂房设计皆来自香港,新日币由香港汇丰银行协助流通至亚洲各地。1895年日本侵占台湾,管治方面也有借镜英国人在香港的做法。

不过,香港对新风气的态度,有时候是扭曲的,例如1920年代初殖民地洋官跟国粹遗老遗少连手,反对中国的新文化运动、白话文、新文学及新思潮,就是说学西洋可以,但不能学受西洋影响的中国新风气,为此鲁迅27年在香港演讲时曾加以批评。

不想记与不想知,故也不珍惜。李铁夫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留洋的画家,1916年被国际画理学会纳为第一名亚洲人会员,孙中山说他是东亚画坛第一巨擎。出国45年后,1930年至50年大部份时间定居香港,但期间却为贫穷所困,连买画料的钱都没有。

话题:



0

推荐

陈冠中

陈冠中

77篇文章 7年前更新

香港作家。生于上海,长于香港,曾在台湾居住,现居北京。先后就读于香港大学与美国波士顿大学。绿色力量、绿田园有机农场、香港电影导演会等发起人,现任绿色和平国际懂事。1976年创办生活潮流月刊《号外》。曾在90年代中期任《读书》海外出版人。著有小说“香港三部曲”(《太阳膏的梦》、《什么都没有发生》、《金都茶餐厅》)《盛世》、《裸命》,评论集《城市九章》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