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该怎样去写,才不会给大陆美术界的朋友臭骂呢?因为,事实是有点难以置信的:上世纪60年代香港一群初中生,在美术课绘的水墨画,理念上和技法上大致已经预示了90年代以还的大陆当代新水墨画。 那个时候香港的小学生都练习过写毛笔字,只差没人告诉他们,这个功底是可以用来做水墨涂鸦的。香港中小学的美术老师竟也没有想到,向有毛笔基本功的学生教授中国水墨画可以事半功倍。
66年我在耶苏会的九龙华仁书院念初中二,美术课老师是谭志成,可惜谭Sir当时教我画的是水彩画。二年级后,就没有美术课了,我也从此再没画画。
那年秋天的新学期,谭志成突然在一、二年级的美术课里,弃水彩,改教水墨。他想,如果美育可以通过西洋画来成就,为什么不可以用中国画?这想法已孕育了一阵子,但不敢推行。他写道:「迟迟未于实践,是因为在学校从事一项前人未曾做过的教学实验,不是自己个人的事,不能草率为之」。
给了谭志成鼓舞的是备受争议、极有个性魅力的新水墨教父吕寿琨,当时两人并不认识,谭志成只是去香港中文大学校外课程部听演讲,听吕寿琨强调学中国画不应模仿前人或老师,必须诚于一己。这是吕寿琨画见的其中两大主题:一、骂明清至当代的国画师要求学生模仿老师的家法陋习,指出中国画是临摹创新并重的,二、重申中国艺术精神在于率性从心的澄怀之道,如明末石涛的「我之为我」。
吕寿琨的言论,当时受到保守传统派及全盘反传统派的两面夹攻,不过却坚定了谭志成在初中美术课里教水墨的决心。
但水墨画该如何教给初中生呢?谭志成曾随袁峰、张碧寒、萧立声、周士心学国画(另跟陈福善学素描和水彩) ,「体会到我不能重复用我自己跟大师们学中国画的方法去教导我的学生,我不应该用以临摹为主的传统国画教学法施教于我的中学美术课程之中」。
于是谭志成自创十二题水墨课程。多年后回看,最有价值的就是这个教法,原来那些学生可以这么快上手,更重要的是:可以这么快开窍。
十二题如下:1,毛笔跟纸墨水的运用;2,只用墨不用笔;3,点和线;4,三角形;5,多边形;6,弧线、圆形;7,形的组合。经过这一轮后,学生已经找到一点技法的感觉,才放他们去画8,写生;9,风景;10;香港九龙新界;11,中国传统绘画;12,幻想与创新。
一届一届的教了5年,我那少三岁的弟弟陈冠平刚赶上。这期间谭志成业余进修拿到香港大学中国绘画史硕士位,于71年转职到香港博物美术馆,多年后出任香港艺术馆总馆长,并且是香港的新水墨运动的中坚份子。
这样,30多年过去了,十二题水墨课只成了那几届学生怀旧的话题,直到谭志成退休后整理旧藏:「才发现和我的绘画捆在一起的学生作品,状况还十分完好。当我把它们一张一张地检看时……发觉留下来那批学生的作品中,虽然是三、四十年前由十三、四岁的少年所作,有些和今日一些当代大师们的新创手法竟相类似,有些则是至今中国画坛仍未出现过的新内容和新风格」。
这事传出去后大家都傻眼:这批学生作品太超前了!现任香港艺术馆总馆长邓海超写:「一位学生的作品,绘画树根悬浮于长城上空……令人联想到今日藏于香港艺术馆水墨画大师吴冠中所作的一帧《树根图》,是如此殊途而同归。另外一位中学二年级学生在1969年所绘的《未来世界》……比之于数十年后日本动漫大师宫崎骏的著名动画《天空之城》,能不令人惊诧……很难想象到这是40年前的一群年轻学生的实验性作品,比之于今日的水墨画,他们在创意和技巧上,丝毫没有逊色」。
华仁学生不可能这么出色,只是谭Sir找到了一个殊胜的美育法门 -- 在40年前,后来被忽略了,最近重新发现。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