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有社会责任的建筑师的六种面貌

Six Faces of a Socially Responible Architect

陈冠中

选译自2008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香港馆展后香港闭幕论坛发言稿

1.      建筑师为城市主义者﹝urbanist﹞──超过一半的世界人口现居于城市区域。生活在人烟稠密的环境中已是大部份人的共同命运,但讽刺地,只有靠合理的高密度城市生活,人类才有希望保存农地与郊野。我希望本地建筑师们争取为所有社会阶层建立合适的高密度生活,提供良好公共空间,创造城市生活的场域感。我建议建筑师必须首先成为城市主义者,关心城市。

2.      建筑师为社区主义者﹝communitarian──建筑与公共空间是社区的支柱。建筑师应该建立,而不是搞砸活跃的社区。建筑师应鼓励包容而不是分离。也就是说,建筑师的内心得是社区主义者、社群主义者。

3.      建筑师为环境保护者﹝environmentalist﹞──节约能源之余,保持家居冬暖夏凉,替我们减少「碳排放量」。我们不应再盲从盛名的建筑师如法兰克.盖瑞,他的洛杉矶迪斯尼演奏厅座落于阳光充沛的南加州,却用2200万磅的钢铁包裹而成,因而令四周的建筑物升温多达15度。还有,建筑师们,你们可不能把环境保护的工作推卸给结构工程师、承建商或发展商。即使他们想,也未必知道如何实行。该坚持的,是你们建筑师才对。我恳求建筑师们成为环境保护者,努力不懈地创造环保建筑。

4.      建筑师为脉络主义者﹝contextualist──19世纪末、20世纪初,几位相当精明的奥地利城市规划建筑师,例如Camillo Sitte Otto Wagner ,提倡脉络主义,指出城市地区的建筑设计应顾及四周建筑和路人。他们的意念曾经启发许多建筑师去建造一些最美丽的欧洲城市如维也纳和阿姆斯特丹。建筑从来不是独立存在的。建筑也不是装置艺术,而是有经济用语所说的「界外」影响的。看到香港那么拥挤,我们实在不能容忍一些损人利已的发展计划。请不要建造任何不方便路人或损害社区的建筑物。尽你所能,成为脉络主义者吧。

5.      建筑师有时当为吹警哨者﹝whistle blower──19世纪中期,Sir Henry Wotton 以至John Ruskin等一众高尚的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评论家都同意︰「好的建筑物有三种条件︰实用、稳固及悦目。」实用是指建筑物达到其目的,成为活动的合适场所。稳固是指建筑物屹立而没有裂痕,没有东西掉落,所有部份组合妥当、坚固。悦目是指不但从外观好看,而且令人享受置身其中。我想许多人仍觉得这些条件成立,因为现今许多建筑可能都通过不了这些19世纪时的测试。差劲的建筑,功能不良的,粗制滥造的,外型丑陋的,现在到处可见。差劲建筑背后必定有差劲的建筑师。当然,这也可能是发展商的贪婪,承包商的疏忽或政府监督人员的无能所造成。但是坏人要卖劣货欺骗消费者,也要有只往别处看、不在乎成品的建筑师的存在才能够发生。在我年轻的时候,香港有种普遍看法,认为最为人敬仰的专业是医生、律师及建筑师。这证明本地市民信任这些专业人才。我不知道本地建筑师有没有像医生般的职业道德誓言。如果没有的话,你可以依赖的,就只有同业之间的压力及自律。我可以理解,即使在香港,维持职业道德也是一场漫长而艰难的战争。但我始终希望本地建筑师可以维持纪律,不要背叛市民的信任。偶尔当你受到良心谴责,而所有矫正方法都失败时,试试吹响哨子告发它吧。

6.      建筑师为档案保管员﹝archivist﹞──我原本想用「历史主义者」一词,但在上世纪的数十年间,历史主义在现代主义学者圈子中招来了恶名。我肯定这个名词仍会令现今一些建筑师怀有戒心。不过我并不是要决定你的风格或形式。在故土为故乡,我只是希望所有香港建筑师都会做些历史家课,尊重前人的建筑。没错是要创新,但在你签署图则或是纯粹执行雇主要求的时候,也应该保存有形无形的过去,保护我们的多元文化。简单来说,就是要像档案管理员,谨慎对待香港。

 

话题:



0

推荐

陈冠中

陈冠中

77篇文章 7年前更新

香港作家。生于上海,长于香港,曾在台湾居住,现居北京。先后就读于香港大学与美国波士顿大学。绿色力量、绿田园有机农场、香港电影导演会等发起人,现任绿色和平国际懂事。1976年创办生活潮流月刊《号外》。曾在90年代中期任《读书》海外出版人。著有小说“香港三部曲”(《太阳膏的梦》、《什么都没有发生》、《金都茶餐厅》)《盛世》、《裸命》,评论集《城市九章》等。

文章